證券時報記者 許盈
年末漸漸臨近,各家券商陸續召開年度策略會,2023年投資策略觀點也紛紛亮相。
縱觀近日出爐的券商2023年度策略報告,預期市場回暖的觀點較為突出,機構普遍認為2023年的A股及港股投資可適當積極,安全主線、高端制造等領域被一致看好。
大勢研判上,券商分析師對明年A股市場一致看多,尤其是對于明年上半年的估值修復行情有一致預期,但對于短期行情的預判則相對克制。
浙商證券宏觀首席李超等分析師認為,擾動市場的宏觀不確定性因素將在2023年逐一淡化,峰回路轉,權益市場也將迎來新的轉機,并預期“兩會后市場將迎來轉折,權益市場將在上半年進入慢牛通道”。華泰證券策略首席張馨元等則認為,“從當前至明年底,A股或先筑底后修復,2023年上半年估值修復先行、下半年盈利接力。”天風證券策略首席劉晨明近日也在策略會上表示,站在當下,“曙光乍現,不再看空,但隧道很長,磨底的時間很長”。
市場風格方面,多數券商傾向于成長風格。比如,華泰證券認為成長、下游占優;華西證券策略首席李立峰首選“科技成長類”,認為市值上中大盤相對占優。
就板塊而言,多數券商認為明年A股行情仍將呈現結構化特征。在共性上,包括糧食、能源、國防、信息安全在內的“安全主線”,獲得了諸多券商的青睞。
除此之外,包括消費、科技、新能源等領域也分別被不同券商所看好。比如,浙商證券關注航空機場、旅游酒店、餐飲等板塊出現困境反轉的投資機會;華泰證券重視明年消費筑底修復,以及VR/AR等科技領域的機會,并看好共同富裕、產業基礎高級化等主題投資機會;華西證券看好新能源板塊,看好中國引領第三次能源轉型帶來的機遇;天風證券則推薦偏內需的投資方向,比如國產化替代。
港股方面,2022年港股市場的表現相比全球主要市場稍顯遜色,機構普遍認為明年港股的機會更為明確,有望迎來“戴維斯雙擊”。比如,華泰證券認為,2023年港股有望迎來戴維斯雙擊,2022年報有望見到盈利修復、明年一季度見估值修復及AH溢價筑頂,投資者可把握流動性、消費、性價比修復主線。工銀國際認為,2023年即使不立即進入降息周期,加息節奏放緩及平臺期帶來的邊際流動性寬松利好,也能夠形成股市向上的催化劑。
在風格上,多數機構持有新經濟風格占優的觀點。比如,華泰證券認為2022年港股市場舊經濟風格占優,2023年新經濟風格有望重新占優。工銀國際認為,“中長期來看,港股或延續過去十年以來的結構性變化,以消費、科技、醫療保健、新能源等新時期可持續增長行業,取代以工業、房地產、金融、能源、原材料為代表的周期行業。在更加強調安全的背景下,如軍工、糧食、新能源、科技等,都是未來值得關注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