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冷翠華
在11月9日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壽險業轉型發展峰會上,業界專家聚焦當前壽險行業面臨的發展難題,探討轉型發展的思路。
對當前壽險市場的現狀,太平洋壽險總經理兼CEO蔡強表示,盡管數據顯示我國的重疾險保單及保單持有人數巨大,且近兩年重疾險保單銷量大幅下滑,但壽險市場遠未飽和,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盡管市場發展空間大,蔡強表示,老辦法很難獲得新市場,壽險業必須堅定轉型。“轉型就是轉‘心’。‘心’就是觀念,一定要把觀念轉過來。”在轉型過程中,要有戰略定位和決斷。“舊模式下的‘三板斧’:人海戰術、自保件、短期激勵已經行不通,必須進行根本性、蛻變性、全面性轉型。”
友邦人壽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張曉宇表示,面對壽險業當前的環境,要做到不因短期承壓而喪失對長期發展的信心;不因短期承壓而忽視自身的風險管理,尤其不能漠視長期風險。
中國人壽總裁助理白凱認為,針對當前人口老齡化突出的特點,壽險行業應圍繞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健康險等業務領域,積極創新產品,重點著力大健康、大養老的領域布局;同時,針對新生代、新市民等人群的保險需求,壽險行業要加快推進細分市場的開發和經營,提升其保障水平。
張曉宇表示,堅持保障和長期儲蓄,持續開拓新客戶市場和新興產品,是壽險業未來的發展方向。目前險企紛紛推行多渠道業務并行的策略,在渠道方面也必須進行轉型。以銀保業務為例,銀保不應是貨架式銷售的淺層合作,而要做到險企和銀行進行產品共創,只有如此,壽險行業才能走向真正的高質量發展。
當前,我國壽險業面臨著發展挑戰,傳統人力資源密集型的模式效率不斷下降。對此,安聯集團總部亞太部執行副總裁、亞洲業務負責人明悟非認為,推進專業化、數字化發展是當前中國壽險公司的當務之急,要兼顧發展速度和質量。
平安人壽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崢表示,在壽險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科技賦能”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科技賦能金融的重要實踐,數字化是當前行業發展進步的一大趨勢。
楊崢介紹,平安人壽自2019年開始探索數字化轉型,至今已在多個方面取得成效。例如,在產品開發管理數字化方面,通過建立規模龐大的數字化產品責任庫,將該公司及同業千余款產品納入其中,并對產品責任進行精細化、結構化拆解,以此更好地把握客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