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呂東
隨著一則股權拍賣公告,讓銷聲匿跡多月且已“不復存在”的洛陽銀行,又重回大眾視野。
12月12日,該行一筆高達1.04億股的股權將被司法拍賣。而由于洛陽銀行已被中原銀行吸收合并,成為新的中原銀行洛陽分行,自身失去法人資格,因此該筆股權也將被折股成中原銀行1.20億股股權。
盡管每股1.75元(折股后)的起拍價看似不高,但H股上市的中原銀行截至本周三的收盤價僅為0.65港元/股,因此這次股權拍賣看起來難度頗高。
拍賣股權折股中原銀行
阿里司法拍賣平臺顯示,河南省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將于下周一起對洛陽銀行高達1.04億股股權進行拍賣,目前該筆股權已處于被查封狀態,而在拍賣公告中并未透露此筆股權的持有人。
據了解,這筆逾億股股權起拍總價為2.10億元,凡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均可參加競買。
因洛陽銀行已被中原銀行吸收合并,因此在拍賣公告中也特意標注了折股后的股數價量。拍賣信息顯示,因中原銀行吸收合并洛陽銀行、平頂山銀行、焦作中旅銀行,此次拍賣股權折股中原銀行后將增至1.20億股。
根據中原銀行吸收洛陽銀行等3家銀行方案,吸收合并后,中原銀行將承繼及承接上述3家銀行的全部資產、負債、業務,正因于此,此次拍賣股權進行了折股處理。
盡管按折股后計算,該筆股份起拍單價看似不高,僅為約每股1.75元,但仍比中原銀行目前的股價要溢價不少。截至12月8日收盤,H股上市的中原銀行最新股價僅為0.65港元。
“中原銀行是一家H股上市銀行,因此該筆股權的拍賣肯定會以其最新股價作為參照,正常情況下,起拍價明顯高于股價的這種拍賣,成交情況并不會太樂觀。”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陳爽爽律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般情況下,港交所上市的股票流動性相對較差,存在股價被低估的可能性,因此成交與否還要看投資者對中原銀行未來發展的預期和判斷等綜合因素的考慮。
陳爽爽同時指出,根據《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作為銀行的股東是有一些明確的要求和限制。鑒于此,銀行股權拍賣上,那些股權份額較小,銀行自身的經營業績、資產質量較優或投資者認為存在諸如資產重組等重大利好事項的銀行股權會更受買方青睞。
同樣在司法拍賣平臺上,就在12月13日,也有一筆中原銀行股份即將在網絡拍賣平臺上進行司法處置,而該筆股權的起拍單價僅為每股0.675元。
已變身新中原銀行洛陽分行
即將于下周開始的股權拍賣,終于讓“消失”多月的洛陽銀行這一名稱再次出現,而這或許也將成為這家成立25年的銀行留給大家的最后一段記憶。
洛陽銀行的前身是洛陽市商業銀行,成立于1997年,2009年正式更名為洛陽銀行,而就在今年,洛陽銀行這家河南省內的重量級城商行之一,迎來了新生。
去年10月份,中原銀行公告披露,擬由該行吸收合并洛陽銀行、平頂山銀行及焦作中旅銀行,從而掀起了河南省內城商行的整合大幕。今年5月25日,中原銀行吸收合并上述3家銀行事項獲銀保監會批準,吸收合并完成后,洛陽銀行、平頂山銀行和焦作中旅銀行將注銷法人資格。當月,河南省城商行改革重組成功暨中原銀行揭牌儀式正式舉行。至此,曾經的洛陽銀行告別歷史舞臺,變身為新的中原銀行洛陽分行,并由此成為中原銀行各地分支機構中規模最大的一家分行。
吸收合并前,河南省內共有5家城商行,除中原銀行及上述被合并的3家城商行外,還包括鄭州銀行。此次整合完成后,河南省城商行數量也已減至兩家,作為河南省唯一一家營業網點覆蓋全省的省級法人銀行,吸收合并完成后,中原銀行資產規模也增至1.2萬億元。易觀高級分析師蘇筱芮對記者表示,無論是同省的城商行還是農商行進行合并重組,均是為提升資本實力、整合資源,有助于銀行抵御經營壓力和風險。
(編輯 上官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