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見習記者 毛藝融
11月8日,滬市多家海上風電產業鏈公司聯合舉辦的2022年第三季度集體業績說明會暨海上風電行業上市公司投資者交流活動順利召開,各家公司、投資者、券商機構等多方深入交流,共同展望海上風電行業發展前景,探討海上風電產業鏈公司如何助力國家實現“雙碳”目標。
記者從當天的業績說明會上獲悉,滬市海上風電行業公司發展呈現新趨勢:一是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以技術驅動產業鏈降本,推進產業平價提升經濟效益;二是積極布局產能,在手訂單充足,行業需求維持高增長趨勢;三是引領國內走向世界,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切實保障能源安全。
技術驅動降成本
平價促進產業良性發展
隨著2021年12月31日后新增海上風電項目不再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圍,海上風電已迎來“平價上網”時代。滬市海上風電企業紛紛提早布局,積極進行研發投入,以技術驅動產業鏈各環節降本,促進產業良性發展。
當被問及“未來海上風電建設成本的下降速度和下降空間是怎么樣的?”福能股份表示,“未來海上風電的降本主要由五個方面實施。一是規?;_發,攤薄各項成本,提升建設效率,降低單位造價。二是優化設計。采用大容量風機,降低風機單位成本,提高海域使用效率;優化基礎設計工藝,促進風機設備整體吊裝,降低制造和吊裝成本。三是采用本地化生產主要設備,降低存儲和轉運費用。四是優化施工組織管理,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提高工效,降低施工成本。五是爭取綠色信貸優惠政策,根據設備采購、安裝和施工進度合理安排資金使用,降低建設期資金成本。”
“未來海上風電建設成本總體會持續下降,行業平價化進程明顯加快,對產業、行業乃至整個社會的清潔能源供給、保障都是一個良性發展的過程。”福能股份進一步表示。
亨通光電介紹,在海上風電邁向平價的階段,公司正在努力通過海纜+海洋工程的綜合服務能力持續發力。海纜方面,持續依靠技術創新實現產品升級。一是通過核心技術的開發提升產品的價值量,比如持續開展高電壓等級、輕型、大截面海纜等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二是依靠規?;吧壷圃炷J?,降低運營成本。制造模式的升級可以通過工藝改進、自動化水平提升,以及提供更加可靠穩定的系統裝備支持等方式實現。三是擬持續進行區域布局,直接降低運輸成本。海洋工程領域,通過技術升級滿足風機大型化和深遠?;内厔?,如大功率等級的施工船只的建設及應用。
中天科技表示,海上風電平價上網會推進行業規?;l展,整個行業一直在為平價做技術儲備,“海纜的幾個技術降本最高可降50%”。近三年,公司研發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其中動態海纜、直流海纜已具備服務未來大容量、遠海風電的技術能力,這種高技術難度的產品帶來更高的產品附加值,中天科技技術降本讓利給客戶,保障銷售額和毛利率穩中有升。
面對投資者提問的近期市場傳聞的“雙30政策”(即明年5月份可能落地海風建設新要求,離岸30公里或者水深30米以上二者滿足其一)對公司海纜業務影響有多大,中天科技表示,目前未收到任何與傳聞相關要求文件。若有傳聞涉及的政策執行,對存量項目影響很小,近海的海上風電資源已基本開發完成。“從技術方面考量,在當前平價上網背景下,多個區域的海上風電項目已經在40公里、50公里海域建設,技術可行性方面沒有制約,將促進行業加快深遠海建設節奏。”
在手訂單充足
行業需求維持高增長趨勢
隨著國內海上風電搶裝潮的結束,以及疫情影響建設進程、部分海纜項目交付延后,2022年海上風電裝機出現階段性放緩。短期變化不改長期趨勢,滬市海風企業對行業未來的增長表示有信心。
福能股份在交流中表示,2023年-2025年隨著海上風電逐步步入平價階段,裝機規模有望進入高速增長階段。根據各省規劃,預計“十四五”期間,國內累計風電落地規模有望達6000萬千瓦以上,預測至2030年底,中國海上風電累計并網裝機有望達到1億千瓦。
東方電纜表示,截至三季報披露日,公司在手訂單94.45億元,其中海纜系統58.12億元,陸纜系統23.67億元、海洋工程12.66億元,在手訂單充裕,持續經營能力較強。
亨通光電表示,公司的海纜生產基地位于蘇州常熟的亨通國際海洋產業園,目前擁有海底電纜年產能超40億元;產業園毗鄰長江,擁有碼頭資源,交通便利。公司已在江蘇射陽布局新的海纜生產基地,第一期計劃于2023年下半年建成,預計第一期新增年產能約15億元。
引領國內走向世界
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在保障能源安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全球海上風電加速發展,滬市海上風電企業積極進行國際化布局,助力清潔能源轉型。
福能股份表示,公司重組上市以來,致力于發展清潔可再生能源,積極布局新能源產業,可再生能源風電業務裝機規模位居福建省前列,目前風電裝機在福建裝機占比為24.6%。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風電發電量34.73億千瓦時,占全省風電發電量24.03%。截至目前公司控股在運裝機規模599.33萬千瓦。
面對投資者提問“當前全球能源結構調整給公司帶來了什么機遇?中天海纜國際化布局如何?”中天科技表示,“公司布局海外市場已超14年,產品出口40多個國家或地區,累計海纜供貨長度超4000公里,今年在手執行國際海纜項目創歷史最高水平,包括越南海上風電供貨項目、多個中東油氣開發項目、德國Tennet海上風電總包項目和菲律賓電力傳輸總包項目等。”
此外,東方電纜和亨通光電均被投資者問及國際化業務情況,東方電纜表示,公司上半年已經在荷蘭成立歐洲全資子公司,同時在東南亞、中東以及歐洲,在新能源和油氣領域,都在積極布局。
亨通光電表示,“2019年,亨通承建了全球第一座半潛式漂浮海上風力發電場——葡萄牙海上浮式風電項目,打破了國外壟斷,填補了中國企業在歐洲總包海上風電輸出系統建設維護項目上的空白;同時,在海上浮式風電建設領域實現了從制造商向集成服務商的跨越。”
(編輯 上官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