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君
12月7日晚間,廈門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松霖科技”)發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稱,未來廚衛健康品類仍是收入貢獻最大品類,但占比會逐漸下降;美容健康品類收入占比將迅速提升,但未來1—2年內不會超過廚衛健康品類;“松霖·家”需要經過半年時間驗證后再根據具體情況調整計劃。
公開資料顯示,松霖科技的業務主要為“健康硬件IDM”和“松霖·家”兩大類。其中,健康硬件IDM業務包括廚衛健康品類、美容健康品類和新興智能健康品類,為全球品牌商、大型連鎖零售商、電商等提供健康硬件產品。“松霖·家”是整家業務自有品牌,能提供毛坯房到拎包入住的完整產品服務方案。
欲加碼美容健康品類業務
松霖科技此前發布的三季報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主營收入24.86億元,同比上升24.45%;歸母凈利潤2.29億元,同比上升9.17%;扣非凈利潤2.58億元,同比上升38.71%。其中,“健康硬件IDM”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4.09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3.32億元。
在12月7日晚間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互動中,投資者對于松霖科技業務結構比例未來是否會發生變化等問題發出提問。
“廚衛健康和美容健康二者營收懸殊較大,短時間內后者營收很難超過廚衛健康品類。”有行業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松霖科技并購的廈門倍杰特科技為其廚衛健康品類營收提供較大幫助,但松霖科技也已經開始在美容健康品類賽道加碼。
今年10月10日,松霖科技發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就提到,目前美容健康品類是公司“健康硬件IDM”業務的發展重心。今年上半年,松霖科技董事長、總經理周華松也表示,公司近年來加強美容健康品類的技術和市場培育,在原有細分品類的基礎上,拓展至涵蓋SPA美容花灑、美容儀、沖牙器、健發儀、智能測膚儀等細分單品,已同全球知名的美容儀器品牌、個護健康品牌、綜合家電品牌、美妝日化品牌等全球多個主要客戶建立合作項目。美容健康品類實現持續高速發展,已成為松霖科技“健康硬件IDM”業務的第二個增長點。
“松霖科技的主產品是廚衛產品,是其傳統產品也是優勢產品。”中國家居設計產業互聯網戰略專家王建國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不少公司借助原有技術和生產優勢,向其他領域發力并發展成第二增長曲線。
上述行業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隨著市場需求的升級,以美容儀、智能測膚儀等為代表的智能家居和美容健康賽道持續向好,市場前景廣闊。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家用美容儀市場規模大約為100億元,預估2025年中國家用美容儀市場規模將達251—374億元。
“松霖·家”仍處于開發階段
據悉,松霖科技主要向歐美、日本出口,主要客戶是國際知名高端廚衛、家居、美容健康品牌商及大型連鎖零售商。今年第三季度出口量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但是第四季度受市場行情影響比較大,客戶還在去庫存。而在三季報業績說明會上,松霖科技也謹慎表示Q4業績增長承壓。
與此同時,公司另一主營業務“松霖·家”并未實現盈利。2022年前三季度“松霖·家”實現營業收入0.77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04億元。彼時,在三季報業績說明會上,周華松表示,“松霖·家”業務明年轉虧為盈有一定難度。
那么,單店營收情況如何?目前三家店都在福建范圍,后續有向全國其他地方拓展的規劃嗎?對于上述問題,在12月7日的投資者交流活動中,松霖科技表示,“松霖·家”目前還處于模式開發階段,單店營收貢獻不大,其主要成本是前期研發費用、門店租金及后端定制工廠未實現規?;鴮е碌纳a成本。據松霖科技介紹,根據今年市場行情、宏觀形勢,公司做了些策略調整,對門店擴張持更謹慎的態度。
“整家業務是泛家居行業的主要發展方向,也是未來大勢。”王建國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整家業務是“松霖·家”一定要做的事情,但能否成功,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產品本身,包括產品力、服務力、交付力以及價格體系等。
(編輯 白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