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敏 見習記者 劉釗
12月3日,*ST雪萊發布公告表示,法院已裁定批準公司的重整計劃。另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在近一個月時間里,已有包括*ST海核、*ST方科、*ST尤夫、*ST安控等被實施風險警示處理的上市公司發布公告表示,公司的重整計劃已獲法院批準。
近期,證監會制定下發的《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5)》指出,要優化上市公司破產重整制度,支持符合條件且具有挽救價值的危困公司通過破產重整實現重生。近年來,上市公司破產重整等事項增多,部分案例受到市場廣泛關注。實踐中,破產事項涉及多個特定環節和多項特有事項,程序鏈條長、時間跨度大,對公司主營業務、資產負債結構、持續經營能力等具有重大影響。
今年3月份,滬深交易所發布的《上市公司破產重整等事項指引》提出,要從完善制度供給,全面覆蓋上市公司及相關方破產事項;強化信息披露,充分保障投資者知情權;指引明確要求上市公司及相關方切實做好內幕交易防控,并在相關節點提交內幕信息知情人檔案;督促歸位盡責,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等四個方面入手,按照上位法規要求對保護投資者權益作出相應安排。
博星證券研究所所長、首席投資顧問邢星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被實施風險警示處理的上市公司申請破產重整密集獲批說明在當前復雜的市場環境中,上市公司在政策抒困方面得到很好落地,也說明了證券市場制度性建設不斷優化和完善,讓瀕臨退市的上市公司有希望通過重整獲得新生。”
挽救危局積極推進重整計劃
從上述公司申請重整的原因來看,普遍提到受宏觀經濟形勢、民營企業融資環境、公司經營策略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等內外部因素共同影響,導致公司整體連年虧損嚴重,債務出現逾期、股價大幅下跌,陷入了經營及債務雙重困境。還有部分公司由于高管違法違規行為加重了公司經營負擔。*ST方科、*ST安控、*ST尤夫、*ST海核等公司均為債權人申請模式,即由債權人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ST方科采用管理人管理模式,*ST安控、*ST尤夫、*ST海核等公司采用債務人自行管理模式。
以*ST尤夫為例,*ST尤夫是一家主要從事工業滌綸絲、簾子布的生產和銷售的上市公司。受近年來對外投資新能源行業未達預期、原實際控制人違規對外擔保等因素疊加影響,公司負債規模增長過快,財務費用激增,逐步陷入債務危機。根據*ST尤夫2021年年度報告,凈資產為-13.54億元,已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存在嚴重的退市危機。如果2022年度經審計的凈資產仍然為負,股票將被終止上市,因此公司急需通過重整化解債務危機并改善經營狀況,以維持上市地位。2022年10月28日,法院裁定受理*ST尤夫破產重整,2022年11月29日,法院裁定批準*ST尤夫重整計劃,并終止公司重整程序。2022年12月2日,*ST尤夫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將由湖州尤夫控股有限公司變更為共青城勝幫凱米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公司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陜西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司的重整計劃執行正在有序進行之中。
雖然法院裁定批準公司的重整計劃,但是否能夠保持上市地位仍面臨不確定性。*ST尤夫公告表示,若重整計劃順利執行,將會化解公司的債務危機,公司執行清償債務的行為將對公司2022年度的凈資產和凈利潤產生影響。若公司不能執行或不執行重整計劃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九十三條的規定,法院有權裁定終止重整計劃的執行,宣告公司破產。如公司被宣告破產,根據交易所的有關規定,公司股票將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透鏡公司研究創始人況玉清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破產重整能夠讓一些主營業務仍有盈利能力、但資金鏈陷入困境的企業解決債務問題,恢復盈利能力,實現涅槃重生。但是,如果解決債務問題并不能恢復主業持續盈利能力的話,那就屬于‘應退盡退’的范圍了。”
重獲新生已有企業回歸正軌
從實踐來看,此前已有赫美集團、索菱股份、眾泰汽車等多家上市公司通過完成重整計劃擺脫債務危機,在重整計劃中,也明確闡述重整后經營方案,避免公司再次陷入債務危機之中。
以赫美集團為例,由于無法及時歸還欠款,公司陷入債務危機,無法償還到期債務。2019年5月6日,公司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債權人于2020年12月24日向法院申請對公司啟動預重整,2021年2月1日法院對公司啟動預重整,2021年11月29日,法院裁定受理債權人對公司的重整申請,2021年12月29日,法院裁定批準公司重整計劃,并終止公司重整程序。2021年12月31日,法院裁定確認赫美集團重整計劃執行完畢。2022年7月5日,公司被撤銷退市風險警示及其他風險警示。赫美集團表示,“完成重整后,公司徹底解決了歷史債務問題,生產經營逐步回歸正軌,資產負債結構顯著改善,降本增效效果明顯,虧損幅度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推進上市公司破產重整具有積極意義,通過有效重組可以將債務危機進行化解,企業經營得到延續,避免退市風險和廣大股東權益得到相應的保障,也有助于上市公司估值得到一定修復。此外,有效的破產重組將對資本市場起到積極穩定作用,有助于上市公司質量的提升和證券市場中長期穩定發展。”邢星表示,“需要注意的是,要謹防部分上市公司打著破產重組的幌子,利用政策給予的優質條件來進行內幕交易或從事其他違規行為。”
(編輯 才山丹)